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这才是海南

搜索
在线投稿 文字标题 文字标题 文字标题 文字标题 文字标题
查看: 2593|回复: 5

严控撤县建市设区!大城市的“扩容”梦碎了?

[复制链接]

967

主题

0

回帖

1920

积分

钻石:0 元

金豆:2010 点

金券:364 券

银豆:0 点

发表于 2022-3-9 22:21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文|凯风


大城市,不会一直扩张。


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:


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,严控撤县建市设区。


这是继去年国家发改委“慎重撤县设区”之后又一关键表态,且措辞从“慎重”提高到“严控”,收紧之意相当清晰。


这否意味着,大城市的“扩容”梦碎了?


01

城市扩张:

地市合并VS撤县设区



大城市,从来不乏扩张冲动。


根据《中国城市大趋势》分析,大城市的扩张,主要有两种路径。


一种是外延式的,直接合并周边地市,做大城市体量。


过去10年,全国有5个城市,通过合并周边地市完成了大扩容。


以合肥与芜湖、马鞍山三分巢湖为起点,成都代管简阳、西安代管西咸新区、济南合并莱芜、长春代管公主岭,5个省会城市完成了空前扩张。(参阅《过去10年,谁是全国进步最大的城市?》)


kppSAn8sCUPU4PAS.jpg





显然,合并之后,无论是城市面积、人口,还是更为重要的GDP总量,就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扩大。


所以,在5大省会之外,其他城市同样不乏合并式扩张的冲动。


这几年,深圳合并莞惠、武汉合并鄂州、宁波舟山合并、汕揭潮合并之类的说法不绝于耳,但最终都未能付诸行动。


第二种是内涵式的,通过撤县建市,或撤县设区,来完成城区的扩张。


这是城市扩张的主流。

过去10年,全国共撤销了140多个县,相应地,增加了120多个市辖区,十多个县级市。


以北上广深、武汉厦门南京佛山为代表的一众城市,率先进入“无县时代”。


MJ2t2j3fNIP71qZ2.jpg



根据《中国城市大趋势》一书分析,撤县建市、设区,意味着城市格局之变。


撤县建市,从县变成县级市,看起来行政级别不变,但县级市属于“城市”序列,而县更多还是农业管理模式,这实质上也是城市扩张的一部分。


撤县设区,更为直接,从县到市辖区,不仅能带来市级“权力”范围的扩张,而且还能促进城区面积和城区人口规模的扩大,这些指标在地铁、城轨建设方面有着关键性意义。


所以,最近几年,全国有数十个城市提出“撤县设区”,从二线省会到三四线城市,无不以此作为城市扩张的主要路径。




02

大城市,

为何不能随意扩张了?



撤县建市设区的政策转向,始于2020年之后。


在此之前,大城市化作为城镇化的主要方向,一直都受到鼓励,无论是城市合并还是撤县设区等畅通无阻。


2020年,为何成了关键时间节点?


这背后,新冠疫情的出现及持续,暴露出超特特大城市在人口方面的短板。人口过度聚集于大城市,千万级的人口流动,带来了疫情防控层面的难题。


q82vRlLkRbBIhZ8H.jpg





因此,从2020年开始,政策出现了两方面的转向:


一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,严控撤县建市设区。


这方面,在大城市群、大都市圈内的县域,能够享受到中心城市的辐射,无论是作为卫星城市还是副中心城市,都不乏吸引力。


但对于偏远地区,或者本身缺乏产业支撑的中小县城,无论是产业吸引力还是公共服务,都存在明显短板,这些县域如何强身值得关注。


二是有条件的中西部省份,要在省会城市之外,设立副中心城市。


这方面,多个省份已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:


四川的绵阳、宜宾等;
湖北的襄阳、宜昌;
陕西的宝鸡、汉中、榆林等;
河南的洛阳;
’湖南的岳阳、衡阳;
广西的柳州、桂林……


这种政策变局,体现了对大城市化的纠偏,打造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副中心城市、县城,于经济均衡发展同样不乏好处。


不过,正如《中国城市大趋势》所分析的,仅仅给予一个副中心城市的名号并不够。


毕竟,这些城市与省会之间有着难以弥补的差距。


显然,当资源、产业、人口等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有增无减,中小城市能否肩负起这一重任,这是值得考虑的。


03

哪些城市还能继续扩容?



严控撤县建市设区,不等于大城市完全失去了扩容的可能。


去年初,《人民日报》曾刊发一篇题为《正确认识撤县设区》,对背后的争议进行了梳理。


文章指出,撤县设区是为了更好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,一些人对于县制消失的担心是不必要的……应当看到,撤县设区后形成的“无县”城市几乎都是国家经济中心或重要节点城市,并未泛化到中小城市。


根据文章,另一方面,不同类型地区撤县设区的目的与重点各不相同,不能盲目攀比与跟风……


那些省会城市的人口与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省份,需要着重培育非省会次级中心,以完善区域城市等级体系,其撤县设区的重点应该放在次级中心,不宜通过撤县设区继续扩大省会城市规模。


当然,这篇文章只是一家之言,未必代表官方态度,但其提出的问题方向,无疑值得思考。


基于都市圈、城市群的发展来看,在大都市圈、大城市群内的“撤县设区”,仍有一定必要性,这能让县域或偏远郊区更快与中心城市融为一体。


而对于省会首位度占比过高的地区,是否还要通过合并周边地市或者全面撤县设区,就必须有所取舍。


目前,我国一些省会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,人口甚至超过2000万,体量已经相当庞大,是否还要继续扩张,显然是值得商榷的。


04

强省会何去何从?



每一个省会城市,都有一个“强省会”的梦想。


近日,长沙、福州、太原、南昌、南宁、贵阳不约而同喊出了“强省会”的口号,有城市甚至表示“省会强则全省强”,打造强省会的决心可见一斑。( 参阅《强省会!又有7个省会城市集体官宣了》)


事实上,在此之前,全国已有多个省会从弱变强,成为首屈一指的“强省会”,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成都、武汉、西安


ph04hP2G4G80HM9Y.jpg





还有一些省会,早已将强省会战略付诸于行动,包括南京、济南等,要诉诸的不只是强省会战略,还将国家中心城市作为竞逐目标。


可以说,正如《中国城市大趋势》所分析的,除了广州等个别省会之外,几乎所有省会都将“强省会”作为追求。


这背后的战略动机不难理解。


一个省份,如果连一个显眼的大城市都没有,恐怕都参与区域竞争的机会都没有,遑论在重大国家战略中获得一席之地?


不过,不是每个省份都需要“强省会”,这需要分情况来看。


对于东部发达省份来说,省内经济强市众多,本来就存在多个中心,省会想要一家独大也不容易。


这里的关键是要区分好省会与经济强市之间的功能定位,让省会更好发挥省会功能,经济强市更多发挥经济功能。


对于中西部已经做大了强省会的省份来说,省会再继续膨胀,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,在这些省份培育多个副中心城市,无疑有必要性和紧迫性。


对于一些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省份来说,既要又要可能并不现实,很难在“做大强省会”与“做强副中心城市”之间取得平衡,反倒不如回到更加务实的“强省会”战略中来。


强省会,未必适合每一个城市。但每个省份都不能少了经济强市,这是未来区域竞争的重要资本。

0

主题

147

回帖

312

积分

钻石:0 元

金豆:313 点

金券:-1 券

银豆:0 点

发表于 2022-3-9 22:21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非常好!!

0

主题

172

回帖

376

积分

钻石:0 元

金豆:377 点

金券:-5 券

银豆:0 点

发表于 2022-3-9 22:22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赞!赞!!

0

主题

162

回帖

332

积分

钻石:0 元

金豆:333 点

金券:-3 券

银豆:0 点

发表于 2022-3-9 22:22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错!!

0

主题

150

回帖

311

积分

钻石:0 元

金豆:312 点

金券:-6 券

银豆:0 点

发表于 2022-3-9 22:22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牛逼!!

0

主题

147

回帖

304

积分

钻石:0 元

金豆:305 点

金券:-3 券

银豆:0 点

发表于 2022-3-9 22:22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太棒了!!

强调下版规的规定,如有恶意灌水从重处罚:
1.直接复制标题内容的;
2.禁止纯数字或者纯字母的;
3.乱打一通文不对题;
第一次删帖扣分处理,第二次直接禁言或封号处理,绝不手软,请大家珍惜自己的账号!

懒得打字嘛,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【请遵纪守法,杜绝人身攻击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有礼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